职场专家:零经验求职者面试准备有哪些

如题所述

企业攻略

攻略一:企业想了解什么

面试是企业“伯乐相马”的过程,他们想“相”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他们非常关注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企业的考察涉及方方面面,除了考察求职者的专业技能这些“硬件”外,更注重“软件”资质,如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说服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另外,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人文素质也是衡量的要点。

攻略二:企业爱用的招数

目前,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口试和笔试外,还加入了管理游戏和情景模拟面试法,这样,对求职者的考察会更加全面。

求职者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首先,面试前,要仔细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扬长避短,明确定位,尽可能详尽了解招聘企业的用人制度、企业文化和应聘职位的要求,寻找自己与企业的最佳契合点。其次,在面试前最好做一次有针对性的模拟面试,估计考官会问什么样的问题,自己采取什么策略来回答,这样,基本上能做到心中有数。

求职者攻略

攻略一:第一印象要留好

面试时给考官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开始的印象往往很可能就决定了面试结果。大体说来,着装应与企业性质、文化相吻合,与职位相匹配。不论去什么公司,正装不仅正式大方,而且对别人也是一种尊重。女孩子一定要注重衣着形态的细节,避免穿无袖、露背、迷你裙等装束。对于初次求职者或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服装也要以大方简洁为主。此外,女性求职者在夏季面试时要注意化妆端庄淡雅,细节之处处理好,如头发、指甲、配件等都应干净清爽,显示出干练精神的良好印象。

攻略二:切忌紧张与慌张

面对掌握“生杀予夺”权力的面试官,多数人都会表现出紧张来,这是面试的大忌。对大多数人来说,面试时的紧张多半是由于太在乎面试机会,惟恐不被录取导致的。告诉你一个调整方法:面试前努力全身心放松;面试时用深呼吸的方法保持平静,或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来使自己放松,如在心里默念“我很放松,我尽力就行了”。只有放松,才能准确把握考官要问的问题和自己的回答方式。记住,心情放松、心态平和、充满自信,这样不仅能给考官留下好印象,也有利于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在这样的状态下所做的回答才是最能令考官满意的。

攻略三:自我介绍,重点突出

“自我介绍”几乎是所有考官必问的题目,求职者在回答时一定要注意,所述内容要与简历相一致,若自相矛盾,只会给自己平添麻烦。在真正做“自我介绍”时,不妨坦诚自信地展现自我,重点突出与应聘职位相吻合的优势。你的相关能力和素质是企业最感兴趣的信息,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在听取你的介绍时,考官也会抓住他感兴趣的点深入询问。所以,在进行表述时,要力求以真实为基础,顾及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冗长而没有重点的叙述。这样专业而出色的表现,肯定是令考官们赞赏有加的。

到底考官们想从“自我介绍”中“嗅”出点什么来?其实,“自我介绍”是考官对面试者进行的综合能力考察,主要评估面试者的言谈举止是否得体,个性特点、行事风格是否合意,敬业精神与自信是否具备。同时,有经验的面试官会从中窥出面试者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攻略四:肢体语言,成功的变数

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这就是你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有什么妙用?在面试者给人的印象中,用词内容占7%,肢体语言占55%,剩下的38%来自语音语调。因此,在面试中,不妨谨记以下这些小细节——仔细聆听、面带微笑、措辞严谨、回答简洁明了、精神风貌乐观积极,这些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恰当的语音语调,势必会使你的面试锦上添花、事半功倍!

攻略五:面试也要讲诚信

很多求职者为了能得到工作机会,在面试中采取撒谎策略。徐女士提醒大家,成败在细节,有经验的HR会很快区分出谎话与真话。因此,千万不要在面试时说谎,这样一定没有机会。此外,在进行任何一次面试后,都要仔细进行总结成败之处,看看哪些问题容易被问倒,这样,在下一次的面试中就可以避免“在同一条阴沟里翻船”了。

焦点问题攻略

焦点之一:

大学生面试屡屡失败,怎么办?

解惑:

首先,大学生们需要调整好心态,因为任何人都会经历从“学生族”到“职业族”这一过程,而学生不管是从经验上还是处理事情的能力上,确实和有工作经验的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面试官为了找到最合适的人,面试时可能会让求职者觉得比较苛刻。因此,求职者要学会在面试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找到自己的能力优势和公司需要之间的契合点。

第二,企业在招聘职场新人时,更看重的是面试者的综合素质和潜在能力。作为应届毕业生,面试前要整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分析自己的强弱项。此外,事先要多多了解应聘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应聘职位的职责要求,只有充分准备、知己知彼,才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第三,要反思就业目标的选择是否适合自己,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建议:对于即将毕业的毕业生来说,面试时尽量放轻松,把你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同时,面试也是积累的过程,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在面试中体现你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在面试中想一鸣惊人表现自己,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从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来看,大学生需要尽快给自己定位,通过专业的测评工具,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职业气质能力倾向,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弱项,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寻找人职匹配的工作。

焦点之二:

职场老马,面试为何还屡战屡败?

解惑:

徐女士认为,对于有丰富经验的求职者,如果在简历上被选中的几率还不算太低的话,主要的问题可能出在面试技巧上。有可能没有做好针对性强的面试,或者倾听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抑或是由于不了解面试的结构、意图和过程而造成紧张的心情有关。注意,由于准备不充分,在面试过程中太想发挥表现自己,结果却适得其反,导致了面试失利。

建议:参加一些面试技巧的培训,在面试前事先模拟面试场景,习惯成自然后,面试时便会充满自信,并游刃有余。此外,过多的选择机会往往会分散求职者的精力,请大家尽快定位,找准职业目标,并集中精力应对。同时,不要被面试时的感觉所左右,有时是因为面试官在不想破坏面试气氛而技巧性地婉拒你,抑或他们招聘到了比你更合适的人。要学会在不断总结积累面试经验的过程中,努力提高面试技巧,不断提高谋职策略。

焦点之三:

低学历如何赢得面试机会?

解惑:

企业在招聘时,在注重学历的同时,更看重的是求职者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全方位的实际运用能力,因为这才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所在。所以,在找工作时,如果学历上不占优势,要在简历里和面试的过程中突出你的实际能力和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而如果真的碰到那些只讲学历不论能力的企业拒绝了你,也没有必要惋惜,因为这个企业也许并不适合你。

另外,在找工作时,不要急于求成,事先要对即将面试的公司有一个充分了解,防止受骗。在面试时,可以对公司的背景、经营模式、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企业文化等有一个了解。不要轻易给招聘单位预付任何费用。

建议:在接受公司所提出的各项条件之前,先做一个理性的分析,千万不要为了得到一份工作而盲目地选择一份工作。

咨询电话:27892709,刘生,
网址: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6
有两项准备很重要:
一、对自我的认知和了解,自己对职业的需要、未来的发展、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特长等信息;
二、对心仪的企业做行业、岗位、管理风格的认知。和自己的期望和行为方式对应起来,找出差距,如差距太大,一定不是你长久之地。
祝好运!
第2个回答  2012-03-27
毕业生必读:如何成为求职场“稀有物”
万学教育
最近几年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的声音,都普通反映大学生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物以稀为贵”,数量多了自然在价值上可能会有相应的贬值。但是是不是因为扩招导致的大学生的质量和含金量下降呢?那所谓的大学生质量又是指的什么呢?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又该如何摆脱这种“悲惨”的结局呢? 原希望集团西南区营销策划部渠道高级主管方铭洋老师应该有着切身的经验,也比较有发言权。因为方铭洋老师在毕业的时候曾在与全国名校优秀毕业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多个五百强企业offer,而在万学教育职业能力培训课程上,方铭洋老师也对此问题有过精辟的解释。

扩招后大学生数量成爆炸式增长
早在1999年的时候,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宋德民介绍,全国高校扩招了48%,其中,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9万人。在大规模扩招的决定出台前,本来已经有一个扩招计划,即增扩普通高校22万人,但国务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
但当时的大发展也带来了高等学校办学资源的全面紧张,教学管理压力巨大,由此引发的另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扩大规模的辅助性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成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新因素;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等。所以后来教育部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在这之后放慢了扩招的幅度,减少到4%,3%。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2005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比1998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当年全国普通高校(全日制)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十五”末期,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6800万人,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已达到世界第二。
政府数据显示,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按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年内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而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已达到495万人。
  到了2011年新一轮的毕业大军和2010年的未就业大学生将又一次汇合,数量之大压力之大不言而喻。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失业所带来的挑战。

  就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从零工资就业、名校生养猪论、港校报考热,到疯狂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技校回炉、教育部严查就业率造假,无不体现出知识型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由此,反思高校扩招的声音也逐渐升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6月毕业的630万大学应届毕业生和2009年没找到工作的200多万往届大学生一起涌入人才市场求职竞争,竞争极其惨烈。2010年6月毕业的630万大学生中,到2010年10月底还有至少300万还没有找到工作;而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中至少160万的工作职位相当于中学生直接就业的职位,也就是至少460万大学生陷入了就业十分艰难的状态。总体情况就是所有职业能力不能达到前20%优秀程度的大学生,一毕业就会成为非常无助、非常弱势的社会底层。
ACT方铭洋老师表示,对于高校扩招的争议一直不断,比如从1999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中的高等院校,2008年陆续迎来还款高峰。厦门大学教授邬大光的一项调研表明,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元—2500亿元。政策上的转向,使银行警觉,加速了对高校的贷款规模的收缩,个别学校出现了银行逼债的现象,一些大学开始通过土地置换筹资还贷。虽然麻烦不断,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是无力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做到的只有在大学期间迅速提升职业能力,这个的意义超过了一切其他任何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