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小组讨论活动

如题所述

学会尊重,学会倾听。要指导学生如何回报讨论结果,并学会对其他组的汇报成果给予尊 重和肯定。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启迪,达到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目标。 (3)随时调控 在开展小组讨论时,教师切不可认为没有自己的事而袖手旁观,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 同小组的讨论中去,除了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讨论,还要监控学生的讨论是否是有效的。 小组在开展讨论时,当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注 意观察,进行引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及时纠正偏颇。在学生遇到学习障 碍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使学习能进一步的深入。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在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师作为学生学 习的合作者就应积极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去。教师既要做一名学习成员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也要做一名引导者适时点拨、引导,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进一步 开展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六、要实现多元化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可以自评、互评、小组评、全班评,加上教 师评。尽量使评价更客观、准确、全面,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长处,同学的优点,正确 看待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还要坚持只有小组团体 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的原则。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转向鼓励小组 合作,使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达到共 同提高的效果。 课堂中实施小组讨论,让学生亲自参与自主探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 激励学生真正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中去,使课堂教学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小组讨论是 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因此,不是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通过小组讨 论才能完成,在教学中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方式,不仅影响着他们在课堂上的思想和行为表现,还影响着他们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学习美术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只有参与,才有实践、才有体验、才有收获。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充满兴趣,那么他就会义无反顾的去努力,去追求。如果学生对美术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地融入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感受到快乐,进而更好地融入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才能使他们乐于接受进而主动认知,提高兴趣。
一、美术教学中注重各学科的渗透性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从新课程标准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许多理念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了解事物的本质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清楚的,如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图像从视觉上、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结合了许多其他课程,涉及到音乐、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在美术这一学科里学到除画画以外的东西。
二、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在美术教学中,开展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让学生在和谐地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如在《中国象棋趣味造型》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们玩下棋的游戏,请两位同学到黑板比赛,象棋在棋盘上的摆放位置是怎样摆放的?比一比,看哪一位最先正确的摆好棋盘。对中国象棋有了初步印象后,再提问,棋子在棋盘上怎样活动的?学生踊跃作答,然后我以文字配上图片向学生介绍中国象棋的由来,再逐步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雕塑及古代人物图片,并示范人物制作和讲解过程,让学生自由选择人物造型,以小组形式制作各个棋子,最后让同学们把捏制的棋子摆成棋局,大家团结合作一起作战,在游戏中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
三、教师在教学上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调动
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在教学时感情投入程度有关。
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陶行之曾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你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情感目标及相关的评价方式。
第2个回答  2021-03-09

你喜欢看书吗?

第3个回答  2020-10-24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
VIP专享文档 2018-06-30 5页 张路
如何按新课程的要求,组织好课堂小组讨论?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些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得到广大老师的认同。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讨论逐渐成为了老师们教学中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
小组讨论给学生创设了人人平等参与的机会,变教师被动教为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等。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进行小组讨论,它能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的充分发展,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它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老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
老师们在教学中都很愿意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但我们也看到,有的时候由于有些教师还不太清楚怎样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小组讨论时缺乏正确的引导,小组讨论的效率并不是很高。
我们看到主要存在这样几种现象:
一、讨论的问题不恰当
二、讨论的时机不合适
三、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四、讨论中缺少合作意识
五、教师的定位不准确
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教师对于小组讨论的认识问题。教师没有明确小组讨论的作用是什么,也不明确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责任,也就没有真正地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因此学生不明白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地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对小组讨论的认识不到位,就不可能使小组讨论有预期的效果。其实要使小组讨论正常开展,还要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指导一参与”的关系。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讨论的开展,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看看一些做到比较好的老师的好经验,好做法。
一、要设计合适的问题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内容,设计难易程度适合讨论的问题,以保证讨论时,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效用。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学生独立学习或者教师进行全班教学就可以解决,不需要进行小组讨论。而一些较复杂、综合的内容,比如在新知探求过程中,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疑难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行小组讨论。
要注意的一种倾向,就是为了讨论而讨论,也就是说不应该为了迎合时尚、追求形式去组织讨论,每一次的讨论都应该是有必要的才进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