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原来一直在别的地方上学,小学一毕业,家里有点事,就来到别的地方上初中,因为是小地方,只有我一个

唉~原来一直在别的地方上学,小学一毕业,家里有点事,就来到别的地方上初中,因为是小地方,只有我一个外地人,显得。。。
家里经济变了,特别自卑,在学校也没有想小学那样说说笑笑的朋友,现在在学校变得不怎么说话,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就比如,学校让去看电影,同学周六结伴去的,我跟好几个人说,都说。。。。总之这样那样的推辞,直到现在才发现我活的好失败,真的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活的很小心,也不是别人都不理我,就是跟同学都是特别生分的再简单不过的同学关系

我的家庭并不是书香门第,我的父亲甚至不是一个知识分子,只是受过几年私塾教育,算是粗通文墨。他通过自己的奋斗,在事业上很成功,先在乡村开商店,后来到上海开工厂,但到解放初期时,我们家道中落。我的母亲是一个知识分子,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但她是一个,不是文艺爱好者。我开始接触到书,是因为我有一个早慧的姐姐。我3岁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初中生了。她喜欢我这个弟弟,她就教我识字。从3岁开始识字,到5岁的时候,我识了个汉字。一个5岁的孩子,认识个字,就出现了什么情况呢?任何一本书放在我面前,只要我打开这本书,一行一行地往下读,我发现我可以读懂这本书,我觉得这件事情很奇妙。所以,我从5岁开始读书,书从哪里来?一是我姐姐从学校里面借的,她是一个文学青年,借的都是经典名著;另外是从我的一些邻居那里,只要他们家里有书,我都跑去把他们的书拿来看。小时候我可以做到任何一本书,再厚再难懂我都可以把它读完。
上学以后,我读的书跟其他孩子的书是不一样的。因为我姐姐借的书是一个高中生读的书,所以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始读世界名著。比如雨果的《悲惨世界》、《九三年》、《巴黎圣母院》,还有巴尔扎克的很多小说,普希金的诗,以及很多中国小说、唐诗宋词等等。当然,这种阅读是不加选择的、囫囵吞枣的、不求甚解的,不是一种好的阅读方式。胡适先生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他说读书应该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所谓眼到就是你要用眼睛去读,所谓手到就是你要做笔记,所谓口到就是你要吟诵,心到就是要用心去感悟。这当然是读书人最好的读书方式,但是我觉得对一个孩子来说,我不可能做到四到,只做到了两个:一个是眼到,一个是心到。我读书非常快,如果不做别的事情,我可以一天读一本书。
在小学六年级考初中那一年,我因为调皮,在做游戏的时候摔了一跤,摔断了一条胳膊,然后上了石膏,所以整个暑假就不能出去玩了,只能做一件事情:读书。我记得我是花了一毛钱了一张阅览证,就在我们街道的一个小图书馆。那里的藏书不是很多,估计不会超过本。但这对我来说是一间非常好的图书馆,管书的是一个非常慈祥的阿姨。她说你如果愿意的话,每天都可以来借书。于是在这个暑假里,每天傍晚图书馆关门之前,我就拿着一本书去还,同时我再借一本书。到暑假结束的最后一天,我去还书的时候,那个阿姨看着我的图书卡感到非常惊奇。她说你知道你读了多少本书吗?我说不知道,但我每天都读的。她说有58本书。一个暑假60天,而我读了58本书。这58本书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是哪些书了,但是书中的故事,可以说潜移默化地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小时候这种大量的阅读,尽管不一定完全能理解,但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本书,改变了我的生活

农民给我送书的举动感动了我,帮助了我。但是他们给我的书还是有限的,大概几十本书吧。有些书我是看过的,它们陪伴我在乡下度过那些漫长的时光。最重要的是有一次我非常幸运,就像童话故事一样得到了许多好书。
那时每天收工以后,我都要自己做饭。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总是有人来帮我的忙。那一天来了一个老太太,她让我生火,其他的由她来帮我做。于是,她就扔了一本书给我,是用来做火煤的。当时我就非常敏感,一看就知道是一本没有封面的文学作品。没想到这竟然是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写的,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家。他有一本书在中国名气很大,叫《金蔷薇》,是一本散文集,他用非常优美的笔调写出很多世界著名作家和艺术家的故事。那个老太太忙了半天,发现油倒下锅后还是冷的,就跑到后面一看:原来我在那里看书,把我该做的事情忘记了。她就笑起来说,你不要这么急,这样的书多得很,就在东村的学校里面。
她说的东村学校我知道,是一个非常简陋、简朴的乡村学校,只有三排子。我也知道,这个学校尽管简陋,但历史很长。农民的孩子进去以后,从小学可以一直读到初中毕业,很多人从这个学校出来后都成了大学生。这还是在解放前和前。但是我不相信,这么一个简陋的破学校里面会有这样的好书。而这本书是客观存在的,于是我决定去学校看看,证实一下。几天后下雨了,那天就不需要出工,于是我跑到那个学校去,找到了学校的图书馆。出乎我的意料,在一间空的教室里面竟然堆满了书,那些书从泥土的地面一直堆到天花板。几乎所有的书都是可读的书,都是很好的书,其中还有大部分是我没读过的。
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这个学校会有这么多的书,因为这个学校有一个很好的校长。我去插队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这个校长就像鲁迅一样有一个愿望,就是想让所有的邻人都能够识字。他家本来是一个很大的地主,家里大概有几百亩土地。到他手上时,他就把所有的田地变了,办了这个学校。他办这个学校就是想让所有乡亲的孩子都能上学,都能识字。有钱交学费的交一点,没钱交学费的免费,所以在我插队的村庄,尽管很穷很苦,但是很多人有书读,很多人家里都有几本书,这跟这个校长是有关系的。他办学办了几十年,每年从很可怜的教育经费里面拿出一点点钱来书。我可以断定,他是一个读书人,一个很好的读书人,他知道什么书是最好的,所以这里面堆的书大部分都是很值得读的书。这个书库是没人管的,人人都可以随便进去,已经被翻得乱七八糟。我在里面呆了一天,挑出了多本书,然后我回到生产队,借了三个麻袋和一辆手推车,把三麻袋的书拉回到我的子里。
有了这多本书,我的整个生活就发生了变化。每天在田里干活,无论再苦再累都可以受。因为只要想起晚上回去后,我可以点上油灯,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我就觉得活在世界上是很有意思的。

我是个专业读者

另外,我喜欢大自然,它改变了我的生活,调节了我的生活。我经常欣赏自然,在这种时候我就会忘记愁苦和忧伤。当然,这些事情有些人不大理解,比如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海边上看日出。日出的时候,如果我在干活,我会停下来看着太阳发呆。我发现每天的太阳都不一样的,因为农村东边的地平线上的云彩每天都不一样,所以当太阳从云彩里出现的时候,形状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太阳离开地平线,越往天空的时候,感觉非常奇妙,就像大地拉着太阳不让它上去,而太阳就拼命挣扎着往上,然后就有一个变圆的过程。到最后太阳离开地平线后还有藕断丝连的感觉,最后“砰”的一下跳到天上。我每天都会看着这个过程。农民就问我看什么,我说看太阳升起来。他说这个有什么好看,天天都一样,而我说天天都不一样。
当然,重要的是书,是书改变了我的生活,使我的生活变得有质量。所以在农村那几年,我没有虚度,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写作。我说过,小时候我没有想过要当作家,插队时我也没想过要当作家。我只是每天晚上在油灯下读完书以后,写一点日记,记一点笔记。我那时候在笔记里用文字来绘画,就是描述我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大自然景象,或者是那些农民、那些我生活中听来的故事。另外,我记录着我的思想,我所思考的事情。还有就是我对书的看法,每一本书我读了以后,就开始写读书随笔。其实就是读完一本书后,我写一写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它好在什么地方;或者是为什么我不喜欢这本书,它不好在什么地方。当时,我写了很多这样的文字。可以说,那时候的写作心态是非常健康的,没有任何功利性,也不知道这些文字会给我带来什么名利,什么稿费,我只是很真实地把我心里想的、眼里看的写下来而已。
我的生活经历就是这样。我绝望过,灰心过,但我还是走到了今天。这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书,是书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的人生。如果没有书,没有这样的阅读生活,我是活不到今天的。
我知道常州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地方,是一个有书香气息的地方。我想不管你是什么年龄,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你喜欢读书,大家就会有共同语言。有人说我这是当了十几年的专业作家,但我觉得其实没有什么专业作家的分别。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一坐下来就能写作。写作需要情绪,需要写作冲动,需要灵感,需要有对所写对象的成熟的思索和体验。但是有一件事情我是专业的,就是作为一个读者我是专业的。不管我是什么情绪,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只要坐下来拿起一本我喜欢的书,我就会荣辱皆忘,我就会沉浸在书里面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所以,我希望所有的朋友都能像我一样,做一个专业读者,能够经常快乐地沉醉在有价值的好书中。追问

什么意思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5
是啊,人生事事无常,年长的人况且都唏嘘不已,更何况这样年幼的你了。珍重吧。
第2个回答  2017-04-15
唉,转学吧,没有朋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