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资金项目网专家为您指导:
(一)经营业绩差
我国规定对上市公司连续3年发生经营亏损将作出摘牌处理,为保全上市资格,一旦上市公司出现连年经营亏损,靠自身的力量无法走出困境时,买壳成功的概率会增大。例如,在1994年恒通收购棱光一案中,由于棱光公司改制后,其主导产品硅多品及石英玻璃制品受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影响,主营业务利润甚微,被列为沪市小盘三线股,此时恒通愿出资买下棱光35. 5%的股权成为棱光最大的股东,帮助棱光寻求新的发展,这种善意的收购,对棱光来说可以称得上是雪中送炭,受到了棱光公司的欢迎。
(二)行业发展前景不佳
所属行业为夕阳行业。我国经济经过了20年的快速发展,一些原本短缺的行业已趋于饱和,这些行业己经度过了其生命周期的“黄金阶段”,而进入衰退期,获利能力和成长空间都越来越小。因此,整个国民经济在产业结构上面临着全面革新的需要,那些目前就已显出疲态的行业尤其需要将沉淀在其中的资产转移到新兴行业中去,作为稀缺资源的“壳”资源当然也面临着一个行业移的问题。所以,对我国已高度饱和的纺织、昔通机械机床、商场过度密集的城市商业、产重过剩的普通建材业、缺乏营销能力的部分高校产业等行业,就面临着行业转移问题。市场热炒的重组板块大都正是分布在上述行业中,如沪深两市的低价纺织股、南通机床等机械股、环宇
股份等商业股、南洋实业等长期经营不佳的高校产业股。
(三)产品特征
主导产品和产业无发展前途,产品的生命周期处于衰退期晚期,无法更新换代,或消费者偏好发生改变,产品被市场淘汰,重整无望。如家电行业中的部分产品、医药行业中的化学制剂等。
(四)股本特征
股本结构复杂的上市公司在购并成功的可能性和后续经营上存在较多困难,因而此类公司一般来说较难成为重组的对象。 股本结构简单,收购的障碍就小。而股本规模较小将有利于并购方筹集资金,降低收购成本和收购风险。理想的“壳”目标公司的股权结构应较分散,相对控股公司的股权占总股本较小,最好在5%以内,或者国有股或法人股的股权占绝对多数,这些股份的集中性使得只要场外的协议转让成功,便可一举获得该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
(五)规模特征
摊子铺得太大,涉足行业过多,投资严重亏损,但主业转换难度不大。
(六)债务特征
企业债务负担过重,连续亏损,但还不至于破产。
(七)股价特征
股价长期低迷。一般来说,市场在寻觅潜在的“壳”货源时,大都要考虑可能的重组成本。而股价长期低迷的公司大都经营不振,公司现任管理层无力在成长性方面大显身手,从而对外在购并力量来讲,在谈判时就处于较有利的地位,而更能得到股东的支持。毕竟股东觉得新的力量介入公司后可能改变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在股价上得到反映,最终也提高股东的投资回报率。
(八)母公司回天乏术
通常来讲,如果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仍具备一定实力的话,就不会允许外界力量的介入,而只有在母公司已无力进行资产的划拨来提高账面收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对外在力量的介入持欢迎态度。毕竟,外在力量的介入为母公司收益的提高也提供了一种可能,最起码也让母公司甩掉了一个包袱。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