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2:于谦两袖清风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于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3:庄子不愿做官
有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楚王听说了庄子的大名,希望庄子能够出山,上可以为君王分忧,下可以为黎民百姓谋福利。这是多么好的事情。
可庄子稳拿钓鱼竿,看都不看来者一眼,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4:张仲景辞官坐堂
公元196年,张仲景因“孝廉”被举荐进入官场,担任长沙太守,每天处理完公务,还想为老百姓诊脉治病。每月初一十五,民众可以随便进入,规则是不谈政事只问诊。张仲景亲切接待每位患病百姓,为患者诊脉开药,对那些生活困难的百姓,不仅免费诊治还要免费送药。
任职期间张仲景深得民心,尤其亲自坐堂为百姓看病,更是被传诵一时,而且因此催生出一个新名词“坐堂,”为了纪念张仲景,人们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医。”
张仲景热衷于坐堂,但是随着战争频发瘟疫流行,尤其是伤寒病,几乎无药可医,而朝廷对此置若罔闻。张仲景“见朝政日非,”无奈地叹息着“君疾可愈,国病难医。”于是写下辞职报告,从此远离官场。在少室山清静之地,张仲景着手研究伤寒病。
5:刘禹锡写《陋室铭》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遂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