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6-05-10
强~~还是fei019 的好点
1.襁褓:“襁褓”本意是婴儿的被子。如《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孩提抱者也。”
3.齿龀:又称为龆龀(tíao chèn),指儿童换牙。
4.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林黛玉进贾府》)
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6.笄(jī):指女子十五岁,笄,女子成年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7.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即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8.而立之年:三十岁。《论语》:“三十而立。”
9.不惑之年:四十岁。《论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10.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论语》)
11.花甲、平头甲子:六十岁。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子或花甲。《唐事纪事》“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12.耆(qí):六十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13.古稀:七十岁。“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对联所写年龄为141岁)。
14.耋(dié):七十至八十岁。《左传·僖公九年》:“以伯摆动耋老,加劳。”
15.耄(mào):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16.期(jī):颐 一百岁。
第2个回答 2006-05-10
古代年龄称谓
总角:借指幼年。古代未成年者把头发扎成髻[tiao(二声)],叫总角。
垂髻、髻年:借指幼年。髻,儿童头发上扎起来下垂的短发。
束发、成童:十五岁以上。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
及笄[ji (一声)]:女子十五岁左右。古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簪起。
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因不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三十岁。《论语》:“三十而立”。立,指“有所成就”。
不惑:四十岁。《论语》:“四十而不惑。”惑:迷惑。
知天命:五十岁。《论语》:“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六十岁。古代六十年为一甲子。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诗:“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ao die (四声,二声)]:八九十岁。泛指老年。《礼记》:“八十九十曰耄”。《诗》毛传:“八十曰耋”。
期颐:一百岁。《礼记》:“百年为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