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1、青春期教育强化了青少年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一个有感觉、能思维的活动主体――人,对自己的心理、思维及行为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果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自我感觉转化为反思性的自我意识,开始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沉思自己内心感受的能力,从此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就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自觉地进行,并随着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世界观、人生观的逐渐形成,而使自己的个性品质的发展服从于远大的理想和内心信念。
在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学术界似乎存在一种普遍地倾向,认为除了生物学因素之外,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另一类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人生存于其间的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其中包括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区和大众传播媒介等。
虽然一些学者提出自我意识在个体社会化中起的作用,但还是更多地强调了人格。对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活动,即自我意识对个体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重视得不够。有些学者认为,这一问题正是研究青少年社会化问题时应认真对待的,它对青春期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因此,了解有明显自我意识的学生在个性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开展青春期教育。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少年主体意识在青春期教育中的作用,这是提高青春期教育效果的重要一环。
2、青春期教育增强了青少年社会角色的意识及能力
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这只是为适应社会提供了主观前提。要立足社会,还要在社会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对社会有所作为。这些往往又表现为能胜任一定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通常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个人依据社会地位对他的需要和期望,凭借自身主观能动性而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青春期教育在促进青少年社会角色获得能力的提高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