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玉。
2.化学成分为Al2SiO4(F,OH)2,可含有Li Be、Ga等微量元素,粉红色托帕石可含Cr。斜方晶系,二轴晶,正光性。常见晶形柱状,柱面有纵纹。常见无色、淡蓝、蓝、黄、粉、粉红、褐红、绿色等颜色。玻璃光泽,透明。一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8;密度3.53g/cm3左右,折射率1.619~1.627。多色性弱至中,随颜色变化而变化。长波紫外荧光一般无至中,呈橙黄、黄、绿色,短波较弱。无特征吸收光谱。晶体内常见二相、三相包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溶液态包体,矿物包体,负晶等。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产地分布于全世界,有巴西、缅甸、美国、斯里兰卡等。
3.与黄玉类宝石相似的宝石矿物是碧玺、赛黄晶、红柱石、磷灰石,海蓝宝石。
碧玺的比重(3.03—3.25)比黄玉的比重小,可用二碘甲烷重液将它们区分开,碧玺?漂浮在二碘甲烷重液上面,而黄玉则下沉。在放大镜下,通过台面,可见到碧玺有明显的;小面棱双影,而黄玉的双影弱。碧玺的二色性明显。除粉红色和棕黄色黄玉的颜色比碧玺颜色深外,其它颜色的黄玉都比碧玺颜色浅,两者颜色不完全相同。
赛黄晶的比重(2.99—3.01)比黄玉的比重小,两者可用二碘甲烷区分开来,赛黄晶、浮在该重液之上,黄玉则在重液中下沉。
红柱石(比重3.17)在二碘甲烷重液中上浮,可与黄玉区分开。而且红柱石有很强的·多色性,比黄玉的多色性明显得多。
磷灰石的比重(3.17—3.23)比黄玉的比重小,用二碘甲烷可将两者分开。磷灰石为;一轴晶。
海蓝宝石的折射率(1.566—1.594)和比重(2.6—2.9)比黄玉小。海蓝宝石为一轴;晶。常见到黄玉有解理。
4. 世界上绝大部分黄玉产在巴西半纳斯吉拉斯花岗伟晶岩中。另外,在斯里兰卡、前苏联乌拉尔、美国、缅甸、非洲、澳大利亚等地也有所发现。我国云南及广东、内蒙等地也产黄玉。
我国内蒙的花岗伟晶岩型黄玉矿床主要地质特征是:伟晶岩赋存于海西期中、粗粒黑云钾长花岗岩中,伟晶岩脉约1300条。一般长1—5m,少数长达10m,宽0.2—2m。黄玉最大者10cm。岩脉平面上为囊状、透镜状。分带明显,从边缘向中心大体可分四个带:(1)边缘带:由细粒长石和石英组成,厚度较小,与花岗岩围岩呈渐变关系。(2)外侧带:由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颗粒较粗。(3)中间带:主要由粗晶状及文象连生的微斜长石和石英组成。部分脉体中,该带见有黄玉宝石晶体。(4)内核带:位于伟晶岩脉的中心部位,主要由石英组成。在该带中心常有晶洞,是水晶和黄玉等赋存的主要场所。
含黄玉宝石的伟晶岩体,钠长石和钾长石化强烈发育,脉体中部晶洞发育,与黄翠伴生的宝石为水晶、天河石。
该地产的黄玉为无色,微带蓝色、浅绿色、浅黄色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