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的公式是I=U/R。
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
随研究电路工作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欧姆定律的重要性,欧姆本人的声誉也大大提高。为了纪念欧姆对电磁学的贡献,物理学界将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以符号Ω表示。
扩展资料:
欧姆受到傅里叶热传导理论(导热杆中两点间热流量与两点温度差成正比)的影响,开始了研究电流定律之路。由于当时缺乏明确的电动势、电流强度乃至电阻概念,因此适用的电流计也正在探索中。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施威格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发明了检流计。这种仪器主要用来检验电流的有无。从施威格的检流计中,欧姆受到启发,他把电流的磁效应与库仑扭秤法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设计出一个电流扭力秤。
欧姆用扭力秤来测量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对磁针的作用力矩,以此来确定电流强度。从初步的实验中,欧姆发现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力与导线的长度有关。
为了确定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欧姆做了反复的实验。他将磁针的中点用金属丝悬挂起来,使磁针平行地位于导线的上方。当导线通有电流时,电流的磁场使磁针偏转。若将金属丝扭转,磁针便重新返回原来的位置。
因为磁针所在处,直线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比于导线中的电流强度。它对磁针的作用力矩等于磁针处的磁感应强度与磁针磁矩的乘积,所以扭力秤中金属丝的扭转角正比于导线中的电流强度。根据扭转角的大小,欧姆就能相对地比较不同的电流强度。
当时,欧姆受到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的启发,选择了一组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铜导线作为外电路进行了实验。从实验的数据中,欧姆发现:当导线的长度与其横截面面积成比时,它们的导电率的确相等,而被测导线的长度越长,电流扭力秤的偏转角越小,两者之间则存在着反比的关系。
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欧姆发现了检流计指针的偏转量和导体长度、串接材料的电阻率,以及与所加电压之间的关系。
1825年,欧姆发表第一篇论文《涉及金属传导接触电的定律的初步表述》,论述了电流的电磁力的衰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进而,他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金属的电导率。1826年,欧姆的第二篇论文《金属导电规律的确定及伏打电池和施威格检流计的理论要点》发表了。
第二年,又发表了第三篇论文,题目是《伽伐尼电池的数学论述》,终于总结出了欧姆定律。欧姆定律从发现至今已 170余年了,无数的实践都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它已成为现代电学和电工学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