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会提问

如题所述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二、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
三、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其勤于提问
1.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别去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将会提出问题:“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是分母?不能做比的后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2.让学生多做,启发提问。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比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条边重合时是什么角?如果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继续旋转下去将得到什么角?如果这条边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又形成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3.让学生多想,深刻提问。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比如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充分思考为什么要先通分再比较大小,学生将会提出“能不能化成同分子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个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只要指导学生对问题多作思考,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来。
四、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
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如:
1.趣问法。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提问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胜。
3.反问法。是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
4.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
5.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4
给学生配备手机,下载知道客户端,不会就提问哈。
第2个回答  2019-08-10
”虽然短短一句话,但不由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当前社会变更日益加快的年代,学会学习比掌握专门知识更为重要,学会学习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学会提问。所以,我们要从时代发展需要的大处着眼,从课堂教学小处着手,从基础抓起,把小学生学会提问作为首要问题来抓。
一、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提问。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如在教“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了小猴子坐椭圆形车轮的小车和坐方形车轮的小车颠簸起伏的画面,乐得学生前仰后合,学生自然会想提问:为什么圆形车轮的小车不颠簸;坐椭圆形车轮的小车和坐方形车轮的小车却如此颠簸?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得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对未来的期盼,吸引他们去提问、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其次是教师要勤于积累资料和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恰当运用图片、乐器、电脑课件、音像资料等,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疑问,使学生想提问。
二、优化师生关系,让学生敢提问。
我们的传统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强调的是教师的“教”,以及知识的内在规律和逻辑等,这就有了师道尊严、书本经典的思维定势。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呈现出一种“服从”态势。学生处在一种高度紧张和一片沉寂的气氛中学习,长此下去,学生没了疑问,也不需要提问,创新的意识从何萌芽呢?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我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常用商量的口吻提问,以激励学生发现创造。“你有什么疑问吗?”“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哪个更合适?”等等,我始终处在从旁指点的地位,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则处在主体实践的地位。我还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质疑,“你的问题提的好”,“你的看法很独特”等评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努力在课堂中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时我还时刻注意鼓励学生向老师、向经典挑战,认真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和独特的想法,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敢于提问提供一片温磬的土壤。
三、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会提问。
从心理角度说,好奇和好问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小学生求知欲的表现,我们要善于利用小学生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小学生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心态,有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因课前教室布置学生每个人制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并分别把量出各角的度数标上。)我得意自信地说:“我不用量你们手中的每一个三角形的角,只要你告诉我其中每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度数,老师定能准确无误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不信就开始吧!”结果学生一个个报出,我一个个答对,可神奇了。这时,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便产生这样的问题:究竟三角形的内角度数有什么规律?从而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规律。
总之,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爱恩斯坦说的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