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并不为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转移,教育工作者只有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搞好教育。历史经验证明,教育规律早在人们认识它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起作用了。
遵循它,教育事业就发展,就前进,就成功;违背它,教育事业就受挫,就倒退,就失败。例如,伴随1956年、1958~1960年、1978年三次教育“大跃进、大发展”之后的“大调整、大收缩”就是因为违背了“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而遭致的重大失败与损失。
而1981年以后国家制定的大、中、小学工作条例,由于它符合了教育自身的规律,因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教育学系统地剖析了教育现象的不同层次和各个侧面,揭示了教育领域里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如能自觉地在教育实践中按规律办事,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有人说:“不学教育学,照样能上课。”当然,现实中这种现象虽然存在,但是否学习教育学,掌握教学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影响很大。因为,上课有好坏优劣之分。
一个卓越而成功的教师正是借助教育学的理论睿智,敏锐地观察课堂上学生心理活动的脉搏,恰当地利用科学的教育环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活泼,水乳交融,富有成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有教的规律,“学”有学的规律,各门学科自身又有各自的特点与规律,要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双边活动”,需要对许多因素进行综合、协调,使其发挥整体效应。有的教师上课,不能使学生心领神会,学生愁眉苦脸,摇头叹息,既窒息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又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关键就在于教学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教师是否善于科学而巧妙地将教学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并按照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
三、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决定着今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随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诸多新的矛盾和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并且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不良影响的“抵御”与“免疫”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
四、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既是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与技能技巧、适应教师职业需要的必要条件,又是教师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焕发创造精神的根本保证。
正如一个缺乏坚实古文基础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考古学家一样,一名没有深厚教育学基础知识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系统的教育学科知识。
只有三者兼备一身,合理优化,才能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结构的弊端之一,就是只在本专业一个点上掘井。这种掘井式的知识汲取也许对学术研究是必要的,但作为一种教师的培养模式只能导致知识单一,视野狭窄,很难适应教师职业的要求。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性,首先取决于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或者说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参考资料:教育学_百度百科
教育概述: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师与学生:
.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形成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学生多属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生活能力。在家里,他们要依赖父母,入学后他们将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转移到教师身上。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
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教师的个体劳动来完成的。每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所以,从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由于学校教育是分段进行的,每一阶段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几乎都是前一阶段教师劳动的产物,所以,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
德育与班级管理:
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专业思想,掌握教育理论,具有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艺术,不仅乐于而且善于把人类千百年积累起来的一桶桶知识之水,酿成为营养丰富而又为学生易于吸收的甘露蜜汁。
对于教师,广搏精邃的文化专业知识是重要的,良师应当是学者,但是学者未必是良师,专业知识丰富,教育质量不高的情况也是常见的。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与教育质量的高低,并不是一种必然关系。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仅仅满足于文化科学专业知识的增长,是不够的,必须重视教育理论、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热爱教育事业,这是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师范生今天的学习和明天工作的动力的源泉。它不仅可以激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主动性、责任感,而且使我们产生对教育工作的执着兴趣和深厚的感情,自觉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毕生的精力献给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之一——教育。
课程与教学: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首先在于掌握理论,认识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学是教师从事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的行动指南。有人说:“不学教育学,一样上好课。”还有人说:“学了教育学,不一定上好课。”
这些人重视实践,重视经验,但是他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指出的实践没有理论的指导,就会变成了自目的实践的教导。
在教育实践中,依靠经验,探索前进,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做出成绩,这样的事例的确不少。但往往要为此付出很多代价或者走不少弯路,事倍而功半。教育也应当讲究效率,应当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花费最少的精力,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最优化。
而要做到这点,自觉地运用教育理论是不可少的。大量的事例说明,只有自觉地按教育规律办事,教育事业才会健康发展,教育质量才能得到迅速的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教育事业就要停潜,教育质量就会下降。
教育工作,或者平时人们所说的“教书”,并不是简单地师生授受的关系,而是教师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知识,按照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智慧、才能、品德与技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复杂过程。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学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认识教育的客观规律,保证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增强工作中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学习教育学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可以提高对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历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热爱教育事业,坚定献身教育的事业心,巩固专业思想。
学习教育学的认识:
学习教育学对师范院校学生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教育学是师范生的第一专业学科,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一门课程,有些人认为教育学不是师范院校的专业课,他们没有认识到一个简单的事实:一名师范生,首先是一名未来的教师,然后才是语文教师、数学教师………
“教师”应当是每位师范生的第一位专业。有人把教师这个职业看轻了,认为只要有“专业”知识,就能当好老师。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的确,人们也常常用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来说明“专业”知识的重要,但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拓展资料: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化教育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参考资料:http://blog.163.com/chriscool@126/blog/static/34122954200711190540190/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一、 学习《教育学》是提高自己的职业认识,树立科学教育观的需要。
二、学习《教育学》是帮助我们掌握教育规律、方法和技术及其运用原则的需要。
三、学习《教育学》是正确制定教育方针的需要。
四、学习《教育学》是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教育未来发展的迫切需要。
五、学习《教育学》是进行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化教育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教育学原理,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也从其他二级学科吸取养料。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学科下设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法、成人教育学三个研究方向。
教育学原理学科下设三个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法、成人教育学。
教育基本理论方向着重研究教育的本质与历史发展,教育的价值与职能,教育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目的、教学原理、德育原理,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
教育科学研究法方向,在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教育问题的测量、教育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教育工作的评价、教育问题的统计分析,以及教育研究方法论等。
成人教育学方向,在研究教育原理、教学原理、德育原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中外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成人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的趋势,研究成人学习心理和成人教育的管理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学习教育学的认识和意义:
1、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
2、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3、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4、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习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5、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拓展资料:教育学的发展前景
21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的理论的来源,研究实践的领域依然是把西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发展模式上,这种模式对发展经济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所起的巨大作用和贡献是不言而知的,眼前的问题是素质教育,是人格魅力问题。
社会解决经济问题后如何实现健康发展问题,这应该是未来教育学应该考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健康是生理、心理和适应力的结合体,不健康的人群不仅仅伤害自己和别人,也在破坏和浪费人类地球上的资源和财富,所有不健康的现象和行为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和负面消极影响绝对不亚于物质财富。人的思想意识的教育问题,西方经济和社会学家们是不能也没有彻底解决的。这就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人的知识,能力,技能和思想境界及幸福和谐的家庭,加上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人伟大成就的根本,以学校和社会主流,以应试和经济为表象的教育是不太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研究素质教育的理论及具体实践方式是教育的重心。
完成教育中心的转移问题是面临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主要问题。这是个本世纪必须要解决的共识问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