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做好员工培训工作

如题所述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x0d\x0a\x0d\x0a如何做好员工培训\x0d\x0a1、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的\x0d\x0a  作为员工,最渴望就是要了解公司的现状,公司未来的发展,自己在公司有哪些机会,需要付出什么,又将得到什么?因此作为员工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使他们能了解企业,尽快融入企业,胜任工作,产生绩效,即加速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可以树立正确的培训目标,从而有利于采用合适的培训方法。\x0d\x0a2、拟定详细的员工培训计划\x0d\x0a  计划是行动的指挥棒,要想使员工培训有序进行,在培训前必须拟定好详细的培训计划。在员工培训计划拟定中重点要落实好以下事情:一是培训师资的问题,培训师资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取得好的培训效果,培训教师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必须还要懂得相应的培训方法和培训技巧,会做的人不一定就能说出来,因此培训师的甄选非常重要;二是要做好培训场地的安排,不是所有的培训都一定在室内进行的,需根据培训的内容和方法选择相应的培训场所;三是做好后勤保障安排。员工来到公司,就像家里新增了一个成员,只有给他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才能让他很快感受到家的温暖。\x0d\x0a3、合理设置培训内容\x0d\x0a  通过员工培训,主要是让员工更快熟悉企业的运作,了解自己将要干什么?怎么干才符合组织的要求。所以在员工培训内容上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首先安排企业发展史的介绍,这次培训主要是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过去,展望公司的未来,以及企业文化和倡导的理念等知识,这个内容一般安排公司领导层的人讲比较合适;然后由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同志给新员工介绍单位的规章制度,组织构架,岗位任职要求,要新员工明白自己在企业可以如何发展,要发展需准备什么?怎样做才是组织期待的行为,有利于帮助新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其次,要向员工进行价值理念,角色转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培训,这类课程可以请外部的培训师进行培训,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通过内部培训师资和外部培训师资的合作可以提升培训的档次,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随后就是岗位要求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这方面的培训一般由用人部门的负责人主讲,主要是让员工明确接下来自己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把这个工作做好需要准备什么?合理的培训内容设计可以让员工在短时间内了解企业,了解岗位的要求,少一些迷茫,多一些从容。\x0d\x0a4、培训评估要贯穿培训的全过程\x0d\x0a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为了保障培训效果,提高培训管理水平,企业应密切关注培训的质量,特别是从培训目标出发去跟踪其成效,应该对员工培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评估,通过培训前评估,可以保证培训需求确认的科学性,确保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的合理衔接;帮助实现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培训效果测定的科学性;通过培训中评估,可以保证培训活动按照计划进行;培训执行情况的反馈和培训计划的调整;过程检测和评估有助于科学解释培训的实际效果。通过培训效果评估,可以及时检验培训的效果,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同时对学员的学习也起到促进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培训的知识及时吸收和消化。通过培训评估,可以清楚地了解培训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员工培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用爱心、耐心去浇灌。我们要将新员工当作内部客户,把内部客户的培训工作做好了,他们就会时时散发出企业的芳香气息,并且将这种气息传递到外部客户和企业更新鲜的血液中去。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7

在目前人力资源并不充分的条件下,如何让企业获得更高的执行力,并形成集体上升的士气和能力呢?答案是培训和激励手段。根据经典畅销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必读12篇》中有关员工培训的内容所示,与其将希望放在企业之外,寻找那些不知道在哪里的适合人才,不如换一种心态和眼光来看待企业内部,从而打造和培养企业的本土人才,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培训的重要性,要体现在其表现出来的改造力量和提升力量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培训就是一种革命,是一种对原有人才能力结构和工作态度的颠覆。因此,真正有价值、起到作用的培训,应该是在市场中的实战培训,而不仅仅是在教室中的那种课程培训。无论是哪种培训,对于企业来说,只要运作到位,都能够做到更快、更好地提升整体运行能力。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仅是对员工个人的关注,也是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根本战略。这样的战略,能够充分保障企业的执行力、彰显企业内部的文化,提高企业集体的反应灵敏程度。但问题是,中国企业的总裁并不太关注培训,即使培训,也只是随机想到的一种企业活动,根本谈不上计划和战略。另外,企业在CEO的影响下,还可能将培训当成一种“无用的成本”,这详,培训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就会更低。 但实际上,培训不仅在于对员工技能或操作上的训练,还包括对他们工作思想的培训。在企业内部对员工思想加以统一、对他们协调作战的能力加以训练,才谈得上形成强大的人才战略,从而建设出有效执行的团队来。但问题是,不少CEO无法认识到培训的力量,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推脱给企业竞争对手、市场客观情况或者企业内的具体部门,但是,真正的矛盾,通常都表现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问题中。这是因为人的因素属于内部管理的因素,可以实现有效控制和管理。这样的控制和管理,才能有效保障企业的内部系统正常运作和循环,即使在企业出现问题时,只要拥有稳定的人力资源队伍,依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甚至险中求胜。

来学习一下松下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来的理念和举措:

松下公司在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方面,有着长期的优良传统。该企业根据人才特点,制定出长期人才的培养计划,不断开设不同方面的研修和教育讲座同时,他们并不太习惯聘请外来人才,这是因为在日本,对于企业的忠诚表现是衡量一个人职业道德的关键因素,如果能够被松下挖来的人才,将来也显然会为了自我利益而背叛松下。因此,松下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自我人才的培养上。CEO松下幸之助曾经这样说:“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能对人才只是进行外表上的鉴别,也不能从人才的效应中期待急功近利的目标,领导者不应该操之过急。”同样,松下企业认为,吸引人才的手段,并非靠高薪,而是靠企业精心打造和树立起来的经营形象。例如,新人前来应聘,只要这个应聘者有充分的人品,松下会同意招收并让他参与学习,而并不一定选用那些看起来有经验的人。在公司招募过程中,资历和学历较高的人,也不一定就会选用,因为松下认为,人员的雇佣,应该适合公司的要求,学历和工作经历表现超过标准,并不一定有用,甚至会带来负面效应。正因如此,松下即使是亲自选拔人才,也并非看重学历经验,而是将人品放在考察的首位,观察这些新员工是否值得培养,即人品好、诚信高,能够脚踏实地工作,同时愿意为公司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从经典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必读12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才培养战略观上,CEO们应该意识到,培养人才的重点,首先不是在具体的过程上,而是对人才培训战略意义的认识上,在人才具备何种条件才能接受良好的培训上。一般来说。中国CEO经常会出现下面的问题:或者是容易产生依赖性,对曾经有过辉煌职业经历的“能人”产生过多依赖,最终发现并非如此;或者是对企业员工的挑选标准过高,忽略了怎样的人才才能便于企业之后的培养。因此,企业CEO可以从以下方向加强改进和变化,将企业人才战略调整到最合适的航向位置上。

一、对人才培养做好两种准备

在企业对人才进行自我培养的过程中,也要对人才进行不断发现和挖掘,通过培训来完成这样的发现和挖掘.然后进行相应跟踪考核、实现筛选与升级,培养出理论和实践共同结合的可以为企业所用的人才。这样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有可能会让企业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因此,CEO需要引导管理层做好人才培训,引导他们做好人才储备的工作:包括不断挖掘企业内部的新人,通过竞争机制让新人m现在挑选范围中,还要加快人才流动。

二、建立人才挑选制度的全面标准

CEO应该做到:一是看人才是否具备快速的思维方式和成熟的思维体系,因为这些方面能够体现出新员工的潜力是否能在培训后得到激发;二是看执行力。可以通过面试和实验,观察新员工的工作理念、思想方法是否能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第2个回答  2020-10-14
想要做好员工培训工作,首先要写好员工培训方案。一份完整的员工培训方案是在确定了培训目标之后,进一步对培训内容、培训资源、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法、培训场所及培训物资设备的有机结合进行设计和安排。
(1)培训目标的确定:

确定培训目标会给培训计划提供明确的方向。有了培训目标,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等具体内容,并在培训之后对照此目标进行效果评估。

确定了总体培训目标,再把培训目标进行细化,就成了各层次的具体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2)培训内容的选择

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
知识培训是企业培训中的第一个层次。
员工听一次讲座或者看一本书,就可能获得相应的知识。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技能培训是企业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
招进新员工、采用新设备、引进新技术等都要求进行技能培训,因为抽象的知识培训不可能立即适应具体的操作。

素质培训是企业培训中的最高层次。
素质高的员工即使在短期内缺乏知识和技能,也会为实现目标有效、主动地进行学习。

究竟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是由不同受训者的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和素质培训,一般职员偏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

(3)培训资源的确定

培训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企业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内容来确定。

(4)培训对象的确定:

根据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可以确定培训对象。岗前培训是向新员工介绍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岗位职责等内容,使其迅速适应环境。对于即将转换工作岗位的员工或者不能适应当前岗位的员工,可以进行在岗培训或脱产培训。

(5)培训日期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培训:新员工加盟企业,员工即将晋升或岗位轮换,环境的改变要求不断地培训老员工,满足发展的需要。

(6)培训方法的选择:

企业培训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将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运用。

(7)培训场所和设备的选择:

培训场所有教室、会议室、工作现场等。若以技能培训为内容,最适宜的场所为工作现场,因为培训内容的具体性,许多工作设备是无法弄进教室或会议室的。培训设备包括教材、模型、幻灯机等。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最终决定培训场所和设备。

总之,员工培训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资源、培训对象、培训日期、培训方法和培训场所及设备的有机结合。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一个以培训目标为指南的系统的培训方案。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一般而言,企业在进行培训时不能盲目,因为那会让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企业要想成功的做好培训,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好培训的需求分析。企业培训不能盲目进行,而是应该积极做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工作,什么样的员工需要培训,具体培训什么样的内容都需要进行确定。
  其次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对象。培训不能大锅饭,因为那样培训效果会很差,企业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比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必要的时候应该区分开。
  再次注重培训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培训的手段可以采用专业讲师或者请企业中的老员工都可以,培训方法同样需要灵活掌握,比如可以采用企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培训共享。
  最后在培训中引入激励和竞争。企业通过培训是要提升员工的基本素质和工作技能,因此为了更好的引导和执行培训,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是很有必要的,但关键要管理好。
  员工培训不仅关乎员工的利益,更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可以说不仅要做到,而且要做好,可以确信的是,科学合理的培训会显著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增强员工的忠诚度,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第4个回答  2013-08-25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企业如何做好员工培训工作

  很多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精力,把员工培训工作开展的轰轰烈烈,但结果却发现:员工抱怨培训价值不大,培训走形式。这让培训负责人和管理者都困惑不已。发生这种情况,除了培训工作与企业战略、制度不协调外,忽视培训中的关键细节,也会让培训功亏一篑,效果差强人意。这些细节主要包括:培训调研没有抓住人员真正需求;培训实施过程缺乏对现场有效控制;培训结束后没有后续跟踪应用。
  第一、培训调研——没有抓住人员真正的需求
  培训调研是许多企业经常做的,但依据调研开展的培训,很多时候依然达不到学员要求,学员抱怨很大。这主要是因为,调研中的关键细节被忽视,调研的只是一些表面问题。许多企业培训调研时,往往是把设计很简单的调研问卷一发,任职者直接填写上交,组织者进行汇总后就成了培训需求,这样草草而就的调研随意性很大,人员真正的需求并没有调研出来。另外,培训组织者也知道人员需求的大体轮廓:如干部缺乏管理知识,工人缺乏技术,但到底缺乏哪些技术,缺乏到什么程度,却不是很清楚。经常是人员自己提要求,上报课程,培训组织者没有充分核实考察就安排。这样就导致调研的培训需求失真,培训效果也就差强人意。
  因此,只有充分重视调研中的关键细节,才能调研出真正的培训需求。这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调查人员应该掌握什么,二是调查人员真正缺乏什么。两者共同作用,真正的需求就会找出来,而虚假的培训需求也会有效剔除。
  调研人员应该掌握什么,需要从企业战略、岗位需求入手,这需要对知识内容进行分类、分级,要了解人员应该掌握什么知识技能;还要了解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这其中每步都可以继续细分。如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可以分为知识、技能等大类,知识可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等;技能也可分为操作技能和通用能力等。人员对各类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是初步了解、基本掌握还是完全精通等等。通常来说,对本岗位应用的关键性知识应该做到精通,对于相关岗位或上下游的知识,做到掌握或基本了解就可以了。如销售人员必须精通销售知识。而掌握了策划知识,了解了生产、物流知识,就会更有效的开展工作。
  通过对人员的知识进行分类分级,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培训,必须精通的知识需要培训,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以通过辅导、交流等形式获得,而了解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自学、观摩等形式就可以了。
  了解人员欠缺什么,除了对照应该掌握的知识标准,逐一比较分析之外,还需要了解人员绩效差距、主要问题在哪里?这其中,人们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认为绩效差就应该赶紧培训。事实证明,培训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人绩效不高,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由于知识能力欠缺,而是因为态度或其它原因所致。而许多问题,如流程、激励等并不是培训所能解决的,越培训可能越糟,这时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可能是改变激励方式或改变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调研培训需求要以任职者和上级主管为主,而不是培训调研人员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这主要是因为:对具体岗位,任职者和上级是行家,他们对岗位了解最深,岗位需要什么,缺什么他们自己最清楚,而上级在场,可以对人员需求进行有效的补充;也能避免人员盲目提要求的状况。而培训调研组织人员主要起到设计调研标准、组织调研、辅导汇总等的作用。
  第二、培训实施——缺乏对现场的有效调控
  培训现场实施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细节,许多培训组织者往往认为;讲师请来了,学员也来了,都准备好了,培训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因此放松了对培训现场的调控,甚至在培训过程中都不亲临现场。殊不知,培训现场实施也是暗流涌动、问题多多,这时的工作不到位,也会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培训实施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出现跑题偏题、人员不认真听讲、进进出出、冷场、尴尬局面,更有甚者会出现讲师被轰下场,培训中途失败的情况。培训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
  培训内容与学员不匹配:内容与学员不匹配就容易出现上述问题,培训内容过深,学员听不懂;培训内容太浅,学员会不以为然;内容不适合公司,学员感觉中听不中用,浪费时间等。这些情况的出现,通常是由于调研不仔细或者是讲师准备不足所致,这时,学员便出现茫然、不屑、交头接耳甚至离场等情况。
  培训形式与学员不匹配:有些讲师培训内容虽然实用、有价值,但讲课形式呆板、照本宣科,结果讲的学员昏昏欲睡。这主要因为讲师没有掌握成人学习特点,把好内容给讲砸了。另外,也有一些企业人员不主动,不爱抛头露面,对讲师活动不配合等,也会导致培训出现冷场。
  讲师或学员态度、风格有问题:由于一些讲师的讲课态度不好,高高在上,故意炫耀甚至出现不当言语举止时,就很容易让学员厌烦、看不惯,导致讲师与学员之间出现对立;或者学员由于种种原因,本身就比较有情绪,把火撒在讲师身上,有意刁难讲师,让讲师下不来台,培训过程中就会出现比较尴尬的局面。
  因此,作为培训组织者,应该高度重视培训现场这个细节,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学员反应中及时觉察问题,积极听取学员意见,分析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讲师协调改进,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培训组织者还要注意培训不能偏离主题,当学员讨论偏题时,培训组织者要及时出场,把议题拉回到预定的轨道上来。另外,培训组织者要积极配合讲师,尤其是冷场时,要采取带头参与活动、复述讲师要点、适当提问等形式与讲师互动,帮助讲师把气氛搞好,让培训活跃起来。
  在培训休息时间,培训组织者也要把学员的反应透露给讲师,让其适当调整授课方式或内容等。当然,与学员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采取私下交流谈心等形式,让一些学员放弃其成见,积极配合,让培训能够积极进行下去。
  第三、培训结束——缺乏培训的后续跟踪应用
  在培训结束后,许多企业往往都会进行培训评估,但却没有真正跟踪其效果。时间一长,参训人员就很快把培训的知识遗忘到脑后,培训的作用就会逐渐消于无形。
  培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主要是因为:忽视了培训应用这个关键性细节。培训完成后,培训组织者就撒手不管了。培训内容有没有用到实践上?培训有没有起到相应价值?没人管没人问。这样,缺乏相应的培训应用保障措施,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虽然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但培训的效果仍旧会大打折扣。
  因此,重视培训应用这个细节,把培训过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工作当中,这样培训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否则,培训现场热烈激动,培训过后无形无声,培训就成了一场场没有太大价值的做秀,起不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
  如何开展培训应用呢?首先需要让学员重视这件事,其次要让学员养成应用新知识的习惯,通过几方面的配套措施,多管齐下才行。
  要让学员重视,与培训评估有效结合必不可少,要通过考试、现场测评、操作检验等手段进行考察,并且把评估分数与学员的考核等挂钩,而不仅仅是走过场,这样促使人员在培训中把知识技能学好。同时,让学员拿出落实培训内容的具体措施来,如让学员写下培训后的心得、感想,这样培训完毕后,上级主管和培训组织者就可以根据学员的实施措施检查监督。
  培训结束时,培训组织者需要和企业相关人员,按照培训的内容,改进、完善现有的工作方法、流程等,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库,这样学员就能够按照新的方式来工作,培训知识就在潜移默化中应用到日常工作。
  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者需要按照不同的课程,设定不同的跟踪检查措施,并协助部门主管进行检查,看看培训内容有没有真正落实。另外,针对关键性、非常重要的课程,还可以将学员掌握和应用情况与考核挂起钩来,强化人员的行为,这样效果会更佳。
  总之,培训过程中细节无处不在,尤其是关键性细节,如果忽视了,就会造成准备充足,但最终功亏一篑的结局。因此,高度重视培训中的细节工作,把培训工作做的尽善尽美,培训才会真正带来高价值,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