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动物学家考证,大熊猫是由”古熊“分化而来。在大约1100万年前,古熊分化成”祖熊”和“始猫熊”,前者后来繁衍成现今的熊科动物;而后者在冒称的历史中演变成猫熊科动物,即“大熊猫”,这说明大熊猫与熊是近亲。事实上,在国际动物学的规范称谓中,大熊猫是被称为“雄猫”的。
大熊猫,别名为猫熊、竹熊等,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最初食肉,经过进化后主要吃竹子,但仍然划分为食肉目。相比较而言,熊猫和熊更相近一些,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所以,大熊猫虽然是熊科动物,但不属于熊,因为它属于独立的大熊猫属。至于猫,当然不是了,猫属于猫科动物,与熊科一点关系也没有。其实,大熊猫的分类一直有争议,不过近年来比较趋向于将大熊猫独立出来,成为单科单属单种,因为大熊猫和现存的其他物种都有较大的差异。通过染色体和其他一些手段也证明大熊猫和熊科动物、浣熊科动物(小熊猫是浣熊科动物)关系较远。
大熊猫的近代名称(即中国国内通行的中文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久之也就习以为常地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以后,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猫,也就被人们所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