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那么多抑郁症?

为什么这两年那么多人得抑郁症,从学生到成人都有,而且感觉原来越多,我小时候也很可怜,一路一个人走过来,包括父母离婚,学校给排斥,长得丑追不到女孩子,自身的贫穷,每一个拿来细说都能写几百字,我也就这么到现在快30了,依然没女朋友,但我也没抑郁症啊,每天还好好的乐呵呵的,咋现在人那么脆弱呢

第1个回答  2020-10-24
其实抑郁症来源于内心郁结无法排解,积少成多,慢慢的会觉得身边都是黑暗,一个人的生活没有阳光就会向黑暗越陷越深,而现在社会,工作,家庭的压力往往压的人喘不过气,心理承受力差一些的人就会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让自己陷入情绪低落的循环,也就是所谓的抑郁症。
第2个回答  2020-10-24

不是现在才有这样的疾病是以前都有只不过没有细分到这么详细

就像阿尔兹海默症以前都没有听说过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全国好几亿所以不怕得病就怕得了病还不知道

第3个回答  2020-10-24
之前也有 ,只是别人不知道有这么个称呼罢了。现在知道这个称呼的多了 ,就认为得抑郁症的多了
第4个回答  2020-10-24
说到底抑郁症,其实是一种非常容易患上的精神疾病,抑郁症通常是表现情绪不好,做什么事情都没兴趣?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悲观的情绪,思想烦满做事都觉得自己有罪,吃不好,睡不好觉得自己。到底不舒服?严重的可能还会想要自杀。
第5个回答  2020-10-24
全球有4亿人罹患抑郁症;

在英国,有一半的女性服用抗抑郁药物;

我国每年因抑郁症导致自杀的人数是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五倍以上;

经过媒体的反复科普和肃清,

抑郁症三个字在人们心中的认知,

相比前几年的妖魔化和污名化,

已经趋于相对普遍正确认知了。

尽管“网抑云”的调侃风波才过去不久,

但网络上“人人都爱拿抑郁症当借口”的言论,已经越来越少。

大多数的人,也已经可以正视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并且也能够去付出相匹配的尊重和关注度了。

我想,

这些曾经被大家极为容易脱口而出的:

“你就是抗压能力不够”

“你内心不够强大”

“你矫情”“你软弱”“你作”“你没事找事”

也已经被大多数人所领悟,

这都是不该对着抑郁症患者说的话。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

“我知道你很难受,我会陪着你”

“这段路也许会难熬,我们一起走”

“不要害怕,你只是情绪上的一场感冒,我们一起去积极找办法”

“我们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我相信你是可以康复的”

是的,也许抑郁症就在你身边;

你的至亲或者挚爱的人;甚至你自己。

长路漫漫,谁都不能担保你我的一隅天空能永葆清澈蔚蓝。

所以,正确认识这一现代人极易沾染的心理疾病,毕竟人民日报说

—— 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

不妖魔、不污名,也是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美好未来。

(在很早前,我就写过一篇总结我喜欢的姑娘们和抑郁症的故事)

它是谁它又不是谁。

精神疾病诊断的圣经手册 —— DSM-5,

对于“重性抑郁障碍”的定义总结起来如下图:

什么是重性抑郁障碍?

它并不是因为严重,而获得此名。

其定义原文是 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所以并无轻重的含义在里面。

它也分轻度,中度和重度。

重性抑郁症就是我们广义上所说的最普遍的抑郁症,也正是大家正在着重关注的抑郁障碍的一种亚型。

按照老师的说法,这一类抑郁症是最值得治疗、也是最可能被治好的。

90%的抑郁症状,都能够因为治疗而得到缓解。

而且,针对这一类型的相关科学研究也极为深入,所研发的抗抑郁的药物种类颇多、也较为成熟。

我想,这也是现在极力希望大家引起重视的原因之一。

通过专业的引导和治疗,遵循一套成熟且反复试错过的解决路径,没有理由去拒绝和逃避。

以上,都是一些比较晦涩的学术话语。

让我们来说一点人话:

得了抑郁症,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有人形容过,快乐的反面并不是忧伤;而是没有情绪。

你的天,是灰蒙蒙的;你的灵魂,是抽空的;

你像被关在一个没有窗户、也没有出入口的房子,与世隔绝。

心情压抑,就一定是抑郁症吗?

谁,没有经历过一些突变而心情抑郁过呢?

人生在世,我常觉得从来都不是让我们来享乐的;而是一场渡劫。

那这些人之常情,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并不持久(两周以上)、对生活也没有造成很大影响、你也并不为之有极大困扰,

尤其对你的健康没有明显的威胁等等,这些都不用过于在意。

其实在学术领域里,对于这一些“疾病”的定义始终存在着诸多争议。

就好像,人都是复杂的个体。

简单的 —— 满足五条症状就能得出的“抑郁症”结论 —— 的公式化的过程,

其实始终让我们并不满意;也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甚至心理学老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We are all patients”

你我皆病人;是不是也就意味着,患者和你我一样,皆为凡人。

抑郁症,靠自愈行不行?

其实,一旦进入了“症”,就是心理患病了。

这病,也并不像普通感冒一样,吃药、不吃药,七天也就好了。

心理疾病,没那么简单的。

它可能随着你的漠视,开始逐步从轻度转向重度;

也可能会出现更多其他的症状,如焦虑、强迫等等;

更可怕的是,心理疾病就是一个心理的小恶魔,

你越不理它,它就越会肆虐,欺负你、恐吓你、霸陵你。

最后,你会发展到伤害自己、或者伤害身边人的地步。

彼时,再去治疗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科学已经如此发达的现在,最妥帖和安稳的方法,

就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去做。

三甲医院的精神卫生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认知疗法;家庭治疗;药物治疗;ECT等等。

其一或者多管齐下,都是已经被反复成功验证的可行方法。

它是你的错也不是你的错。

其实,抑郁症患者最容易背负的情绪就是 —— 低自尊。

常感内疚、又常感自己毫无价值。

有些,是有诱因的 —— 比如失恋、失学打击,糟糕的原生家庭环境等等;

有些,可能也会有天生性格所致 —— 遗传是一方面;敏感、完美主义的性格也是一方面。

而很多时候,其实根本跟个体没有关系。

在疫情大爆发的时候,有一堂来自港大的Harry的「生死之间:10堂课学会如何与疾病共处」,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谈及抑郁症的一章节更是精彩。

Harry重点提到,抑郁症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成因。

他也同样指出,DSM-5里对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存在很大的争议。

比如对面亲人的离去,哀恸是一种纪念的方式、在文化上有特殊含义;

普通人对于自己的情感状态是有自己的认知的,可是科学却总用冷冰冰的数值来标注我们是否正常。

用统一的标准去丈量不同人的精神状态,这可行吗?

科学,可以依靠你的“情绪低落、不想出门、没有体力、常感内疚”来判断你是否有符合的症状,

但没有办法进入一个人思考的最底层 —— 去问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抑郁症”也许是你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那如果是你虽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却格外清醒呢?

(或许你只是那个在黑客帝国里不愿吞下蓝色药丸的人呢)

所以,究竟是你不正常,还是这个社会不正常?

再换句话说,为什么稳定的情绪就一定是正常的呢?

人的七情六欲,若统一压制成同一个模版,剩下的那些波澜和心绪,

无所遁形后就会从身体的症状表达出来 —— 心悸、疼痛、行为失常等等。

Harry说:

“如果我们的社会稍微宽松一点,不要这么追求统一;

在教育上让学生有不同发展的空间与选择。

不是非要成绩好,一定要出人头地;

社会不再老是给每个人贴上成功或失败的标签,

也没有那么多存在的焦虑,我想抑郁症的盛行率就会低很多。”

这大概也是,一方面抗抑郁药物的研发越来越先进,抑郁症的同时发病率却也越来越高的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