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7-09-07
回扣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它几乎出现各行各业,各个销售环境——只要是个人能够影响最终决策的,就一定会有回扣疯狂生长的温床。
其实,回扣是要分类的,有一种仅仅是感谢性质的,事先没有协商提回扣的事情,但单子成了以后总要拿出来点钱感谢一下,这种回扣一般比例不大,单子小的更省事,一起去哪里玩一下,找找小姐什么的就完事了。
另外一种回扣就是正儿八经的了,双方在交易前互相协商,这个过程一般得费点周折,当然,也有的行业或者有的人非常直接,上来就索要回扣,对这样的情况给他们一个他们认可的回扣就可以拿到单了。
但是,更多的客户是要察言观色,把回扣谨慎说出的。一般销售首先要与客户搞熟,不熟悉的时候,上来就问要不要回扣,太生猛;有一定熟悉程度之后,就开始暗示,比如,如果我们能够合作的话,一定不会亏待您的,或者是更直接,我们会给您回报的,然后观察客户的反映。如果客户想要,是会有反映的,有时候没有反映,是说明火候还不到,还得泡。有很多客户都是很谨慎的,即使想要回扣也从来不说,这时候要看销售有没有灵性,要懂得默许,在客户默许回扣的条件下,双方就可以谈条件了。
这其中对销售人员有一个很难判断的地方,就是谁才是一个项目的最终决策人。必须准确地判断出最终决策人才能给对回扣,如果把钱给了不相关的人,就吃了哑巴亏;也有时候,一个项目很多环节都需要全面打通。
一般单子不大的回扣就用现金做交易,单子大的再想其他办法。很多人很小心,交易的过程都不说话,怕别人录音,更不能够留字据。送回扣的费用,一般回去用各种方法走帐,想办法作为其他费用处理掉。
在很多项目中,回扣的油水很大,有的根本不能用“油水”来形容,得用“油田”。“油田”一般存在于一些大型设备购买、金融业的系统集成、企业大规模采购、长期广告中。有的人日常工资1000元,回扣一次拿几百万也不是没有的,就这是油田。
销售其实很愿意看到客户拿回扣,因为拿了回扣就等于被销售上了套,大家要一起担风险。很多时候销售一听说肯拿回扣,心理就特别塌实,特别高兴。因为捆牢了,谁也跑不了。
还有一种回扣是假回扣,就是销售人员本来没有给客户回扣,但对公司说客户要回扣,再说一个比较大的名字,于是公司也给钱,最后这钱销售自己拿了。公司在这种时候也没有办法,因为不能打电话去印证,怕丢客户,钱也就“冤枉”地给了自己的销售人员。
总之,回扣中有很多猫腻,而且,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扣比例,也会有不同的回扣处理方法,不能建立一个公式,要靠销售人员自己去混去闯。
可以说,回扣的普遍化既根源有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特有的秩序混乱,也是由于各个企业对自身的内部控制不严格和对回扣的默视造成的。而如果真从微观上追溯原因的话,就是因为具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分离化,即购买决策者个人利益和购买主体的利益是分离的。因此,与其说他关心一个购买决定对所在单位意味着什么,倒不如说他更关心买不买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尤其是当决策人拿回扣的风险成本大于低于其回扣收益的时候,他自然会大拿特拿回扣。就像本文开头的举例一样,拿到回扣能够有车有房,其风险也就是被公司开除,由于再找一个工作不算太难,相比较回扣的巨大收益,风险太小了,难怪每个市场总监都会收巨额回扣了。
当这种思想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能不能把产品销售出去的关键点也就转移到了购买决策人身上来了,甚至这种思想也写进去了教科书,称之为“回扣销售”。在“回扣销售”的时代,业务人员需要有相当的能力。他们要会判断谁是潜在客户、谁有决策权、他有什么需要(更多关心的是他个人有什么需要)、他能接受什么价钱……只不过他的能力围绕在如何帮有决策权的人个人生活得更好上。
有的公司认为回扣这种腐败大大促进了自己公司的销售,因而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在自己的销售人员为别人送回扣的同时,自己的员工也在悄悄地接受回扣损害着公司的利益,更不必说“假回扣”现象的存在了。
回扣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从小的方向上,它会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对送回扣方来说,回扣使产品利润降低,对收回扣方来说,有可能以更高的成本买入了同样的产品而使资源处于浪费状态;在大的方向上,回扣的盛行实际上是在扰乱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如果大家都根据回扣而不是根据市场来选择交易对象,那么说市场经济所遵循的很多规则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整个市场效率处于低下的状态。
因此,让回扣逐渐消亡绝对是摆在我们目前必须的日程安排。从国家制度的角度讲,制定严格的法律,从企业角度讲,制定严格的规范都是必须的,这些措施都是加大决策人收取回扣的风险成本,当这个成本足够大,大过其回扣收益的时候,回扣也就正式消亡了……
而目前,摆在管理者们面前一个难题和思索就是,如何才能有效地增加回扣的风险成本?如何才能有效地节制公司的销售或采购人员?虽然目前暂时没有解决的办法,但是制定极为严格的惩罚措施也许是势在必行的。
从各个企业做起,刹住回扣之风,社会和市场得到的都是一个纯净的和有益的发展空间,我们期待……
回答者:玛雅水晶骨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2-8 13:42
所谓回扣,是指因购销活动而在账外、暗中给予或者接受对方的现金、实物。换句话说,就是指在商品购销中,卖方明确标价应支付价款外,暗中向买方退还钱财及其报偿以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的行为。
第2个回答 2007-09-07
回扣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它几乎出现各行各业,各个销售环境——只要是个人能够影响最终决策的,就一定会有回扣疯狂生长的温床。
其实,回扣是要分类的,有一种仅仅是感谢性质的,事先没有协商提回扣的事情,但单子成了以后总要拿出来点钱感谢一下,这种回扣一般比例不大,单子小的更省事,一起去哪里玩一下,找找小姐什么的就完事了。
另外一种回扣就是正儿八经的了,双方在交易前互相协商,这个过程一般得费点周折,当然,也有的行业或者有的人非常直接,上来就索要回扣,对这样的情况给他们一个他们认可的回扣就可以拿到单了。
但是,更多的客户是要察言观色,把回扣谨慎说出的。一般销售首先要与客户搞熟,不熟悉的时候,上来就问要不要回扣,太生猛;有一定熟悉程度之后,就开始暗示,比如,如果我们能够合作的话,一定不会亏待您的,或者是更直接,我们会给您回报的,然后观察客户的反映。如果客户想要,是会有反映的,有时候没有反映,是说明火候还不到,还得泡。有很多客户都是很谨慎的,即使想要回扣也从来不说,这时候要看销售有没有灵性,要懂得默许,在客户默许回扣的条件下,双方就可以谈条件了。
这其中对销售人员有一个很难判断的地方,就是谁才是一个项目的最终决策人。必须准确地判断出最终决策人才能给对回扣,如果把钱给了不相关的人,就吃了哑巴亏;也有时候,一个项目很多环节都需要全面打通。
一般单子不大的回扣就用现金做交易,单子大的再想其他办法。很多人很小心,交易的过程都不说话,怕别人录音,更不能够留字据。送回扣的费用,一般回去用各种方法走帐,想办法作为其他费用处理掉。
在很多项目中,回扣的油水很大,有的根本不能用“油水”来形容,得用“油田”。“油田”一般存在于一些大型设备购买、金融业的系统集成、企业大规模采购、长期广告中。有的人日常工资1000元,回扣一次拿几百万也不是没有的,就这是油田。
销售其实很愿意看到客户拿回扣,因为拿了回扣就等于被销售上了套,大家要一起担风险。很多时候销售一听说肯拿回扣,心理就特别塌实,特别高兴。因为捆牢了,谁也跑不了。
还有一种回扣是假回扣,就是销售人员本来没有给客户回扣,但对公司说客户要回扣,再说一个比较大的名字,于是公司也给钱,最后这钱销售自己拿了。公司在这种时候也没有办法,因为不能打电话去印证,怕丢客户,钱也就“冤枉”地给了自己的销售人员。
总之,回扣中有很多猫腻,而且,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扣比例,也会有不同的回扣处理方法,不能建立一个公式,要靠销售人员自己去混去闯。
可以说,回扣的普遍化既根源有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特有的秩序混乱,也是由于各个企业对自身的内部控制不严格和对回扣的默视造成的。而如果真从微观上追溯原因的话,就是因为具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分离化,即购买决策者个人利益和购买主体的利益是分离的。因此,与其说他关心一个购买决定对所在单位意味着什么,倒不如说他更关心买不买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尤其是当决策人拿回扣的风险成本大于低于其回扣收益的时候,他自然会大拿特拿回扣。就像本文开头的举例一样,拿到回扣能够有车有房,其风险也就是被公司开除,由于再找一个工作不算太难,相比较回扣的巨大收益,风险太小了,难怪每个市场总监都会收巨额回扣了。
当这种思想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能不能把产品销售出去的关键点也就转移到了购买决策人身上来了,甚至这种思想也写进去了教科书,称之为“回扣销售”。在“回扣销售”的时代,业务人员需要有相当的能力。他们要会判断谁是潜在客户、谁有决策权、他有什么需要(更多关心的是他个人有什么需要)、他能接受什么价钱……只不过他的能力围绕在如何帮有决策权的人个人生活得更好上。
有的公司认为回扣这种腐败大大促进了自己公司的销售,因而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在自己的销售人员为别人送回扣的同时,自己的员工也在悄悄地接受回扣损害着公司的利益,更不必说“假回扣”现象的存在了。
回扣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从小的方向上,它会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对送回扣方来说,回扣使产品利润降低,对收回扣方来说,有可能以更高的成本买入了同样的产品而使资源处于浪费状态;在大的方向上,回扣的盛行实际上是在扰乱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如果大家都根据回扣而不是根据市场来选择交易对象,那么说市场经济所遵循的很多规则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整个市场效率处于低下的状态。
因此,让回扣逐渐消亡绝对是摆在我们目前必须的日程安排。从国家制度的角度讲,制定严格的法律,从企业角度讲,制定严格的规范都是必须的,这些措施都是加大决策人收取回扣的风险成本,当这个成本足够大,大过其回扣收益的时候,回扣也就正式消亡了……
而目前,摆在管理者们面前一个难题和思索就是,如何才能有效地增加回扣的风险成本?如何才能有效地节制公司的销售或采购人员?虽然目前暂时没有解决的办法,但是制定极为严格的惩罚措施也许是势在必行的。
从各个企业做起,刹住回扣之风,社会和市场得到的都是一个纯净的和有益的发展空间,我们期待……
第3个回答 2007-09-07
所谓回扣,是指因购销活动而在账外、暗中给予或者接受对方的现金、实物。换句话说,就是指在商品购销中,卖方明确标价应支付价款外,暗中向买方退还钱财及其报偿以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的行为
第4个回答 2019-01-12
回扣,就是买一样东西,买主或者买方负责人 收 卖主的钱物。一般发生在销售人员和采购人员之间,当然,上级是默许或分赃。
不知道你说的是采购方还是销售方。如果是采购方,那么是采购成本的问题(花公家的钱,买贵品);如果是销售方,那么这个产品应该是足够牛或公司足有有原则,呵呵。
第5个回答 2013-07-30
吃回扣就是你买东西不是直接到你手的,是买主从别人手里拿来的货,中间有加了钱买给你的。